医疗资讯

幽门螺旋杆菌是什么?有哪些危害?

2022/3/4     浏览次数:    
幽门螺旋杆菌,也称“幽门螺杆菌”。自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发布第15版致癌物报告,将幽门螺杆菌慢性感染列为明确致癌物以来,幽门螺杆菌多次登上热搜,网友们对其的疑问也越来越多。为帮助大家更多面地了解幽门螺杆菌,万孚健康携手宝宝树、微脉,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主任蔡建博士为大家带来【一人得病染全家?专家解密容易“癌变”的幽门螺杆菌】主题直播,和大家一起聊聊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癌防治的那些事儿。



为什么要重视幽门螺杆菌?

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能在胃酸条件下生存的细菌,它进入人体内后,会寄居在胃上皮细胞的表面,人体难以自发清除。同时,还会产生各种对黏膜有破坏作用的酶和细胞毒素,刺激上皮细胞释放炎症介质损伤黏膜,是多种胃部疾病的诱发因素。从幽门螺杆菌感染到胃癌的发病过程大致为:幽门螺杆菌感染,非萎缩性胃炎、到萎缩性胃炎,再发展为肠上皮化生,到上皮内瘤变,最后到胃癌。

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性极强,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刊登的《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Meta分析》数据显示,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,那么其他成员有62.96%的概率会被感染。直播中,蔡建医生也表示“家庭中有一名成员感染幽门螺杆菌,建议家庭成员同时接受检查和治疗,避免重复感染。”

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一定会致癌吗?

感染幽门螺杆菌并不代表一定得胃癌。但是由于反复的炎症刺激,特别是胃窦感染的患者会增加胃癌的风险,目前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类致癌物。

大量研究证据显示,肠型胃癌(占胃癌大多数)的发生是幽门螺杆菌感染、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并且,幽门螺杆感染还与多种胃肠道外疾病,如缺铁性贫血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自身免疫病、心血管疾病、脑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。

而且,蔡建医生指出,“我国目前发现胃癌多数是晚期,预后差。所以,一旦出现腹痛反酸、消化不良、恶心呕吐、口臭等症状相关症状,或者有胃炎、胃溃疡等胃部疾病患者;具有胃部疾病及有胃癌家族史的大家,建议定期主动去做幽门螺杆菌检测。建议大家做到早发现,及时进行治愈治疗”。


返回上一步
打印此页
[向上]